安述明
学术型博导
职称:教授
学院:麻醉学院
shumingan@foxmail.com
个人简介

安述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硕士。2013年在德国美因茨大学取得博士学位。2014-2018年先后在瑞典于默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2019加入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重点实验室,目前主要从事失眠与负面情绪相关精神疾病共病的神经机制研究。主持国家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Current Biology,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Neurobiology of StressCerebral Cortex等期刊杂志。


 

论文情况(近五年)

《Current Biology》: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最新研究成果解码睡眠-觉醒调节机制

2021年2月5日,Cell子刊Current Biology (生物学1区,生化与分子生物学1区, Top期刊,自然指数期刊)在线发表了 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麻醉与镇痛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的最新研究成果 “Medial septum glutamatergic neurons control wakefulness through a septo-hypothalamic circuit”。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6098222100052X

截图2.jpg

动物/人类的日常行为(如外界环境探索、运动、觅食、学习记忆等)高度依赖觉醒状态,正常生理情况下相对于觉醒状态就是睡眠。良好的睡眠对于保持高质量的觉醒状态和维持身心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机体是怎样调节睡眠-觉醒状态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

    该研究利用多通道原位杂交和光电极记录技术, 发现内侧隔核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在觉醒状态时发放频率显著高于睡眠时。运用光、化学遗传学技术兴奋这些谷氨酸能神经元能促进和维持小鼠的觉醒状态。相反,抑制这些神经元则促使小鼠睡眠。研究者进一步利用逆向跨单突触追踪,腺相关病毒顺行追踪和双通道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 发现内侧隔核的谷氨酸能神经元直接投射到外侧下丘脑(控制觉醒的关键脑区)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发现外侧下丘脑谷氨酸能神经元与其他已知的外侧下丘脑觉醒神经元 (如食欲素神经元)相似,同样可以调控觉醒。该研究不仅首次证明内侧隔核谷氨酸能神经元为觉醒神经元,而且揭示了其调控睡眠-觉醒的神经环路基础。

    已有的研究表明内侧隔核是海马θ节律的发生器,而海马θ节律在介导外界探索、空间学习等日常活动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还发现,激活内侧隔核谷氨酸能神经元增强θ节律,不仅促进觉醒,还促进了其他运动行为的发生,但诱发觉醒的时间早于诱发运动的发生。这些结果表明:内侧隔核中谷氨酸能神经元兴奋,首先激活了内侧隔核-外侧下丘脑通路,使小鼠处于觉醒状态;继而激活内侧隔核-海马通路,增强小鼠运动行为。这两条通路的协作使得动物在日常行为活动中保持高水平的觉醒,对动物趋利避害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由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安述明博士与徐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儿科学教研室孙海艳博士共同完成, 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曹君利教授和丁海雷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得到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和国际合作重点项目、江苏省基础医学优势学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徐州医科大学以及附属医院优秀人才科研启动基金等项目支持。


 

科研项目(近五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31970944,内侧隔核对社交行为及睡眠/觉醒的调控机制,2020-01至2023-12,58万元,在研,主持

 

著作教材(近五年)


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85日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麻醉与镇痛应用科技重点实验室曹君利、安述明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综合性期刊1区,Top 期刊,自然指数期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伏隔核神经元集群介导慢性疼痛-睡眠障碍共病的神经机制-“A common neuronal ensemble in nucleus accumbens regulates pain-like behaviour and sleep”。该研究由第一临床医学院儿科学教研室孙海艳博士和麻醉学重点实验室硕士生李峙林为共同第一作者,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曹君利教授和安述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邱帧童、申宇,胡苏皖博士,郭庆臣老师、丁海雷教授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截图1.jpg

临床研究发现,高达88% 的慢性疼痛患者患有睡眠障碍,而至少有50% 的睡眠障碍患者同时经受慢性疼痛的折磨为什么慢性疼痛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如此之高,而睡眠障碍患者往往也伴有慢性疼痛?为什么慢性疼痛会引起失眠,而睡眠减少又会加剧慢性疼痛?为什么二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长期以来,科学界和医学界对慢性疼痛-睡眠障碍共病的发病机理仍然知之甚少,这也是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有效治疗这一共病的药物及方法的根本原因。因此,研究慢性疼痛-睡眠障碍共病的神经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科学意义。

该研究利用c-fosTet-off系统标记慢性疼痛激活的一群伏隔核神经元。光电极记录发现这些神经元在给予阈下机械刺激或小鼠觉醒时,放电显著增加。光遗传学激活这群神经元不仅加剧小鼠的疼痛反应还减少小鼠的非快动眼睡眠。而失活这群神经元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多通道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这群伏隔核神经元主要由多巴胺1型受体神经元组成(D1 neurons)。顺行和逆行病毒示踪结果显示,这些神经元集群分别投射至视前区(调控睡眠的关键脑区)和腹侧被盖区(调控疼痛的脑区)。进一步研究发现,光遗传学失活接收伏隔核集群神经元投射的视前区神经元,小鼠的非快动眼睡眠减少但不影响其疼痛反应;而光遗传学抑制接收伏隔核集群投射的中脑腹侧被盖区神经元,小鼠的疼痛反应加剧,但是不影响其睡眠。这些结果表明伏隔核中存在一群神经元,这一神经元集群同时编码伤害性感受和调控睡眠/觉醒行为,这群神经元通过伏隔核至视前区及伏隔核至中脑腹侧被盖区这两条不同的通路分别调控睡眠和疼痛这两种不同模式的生理反应。

该研究不仅揭示慢性疼痛-睡眠障碍共病的发病机理,也为慢性疼痛-睡眠障碍的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江苏省特聘教授基金、江苏省双创博士基金、徐州医科大学以及附属医院优秀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等项目大力支持。

 

Graphical Abstract_230810.jpg


研究结论模式图:伏隔核神经元集群分别投射至视前区(调控睡眠的关键脑区)和腹侧被盖区(调控疼痛)。在生理状态下,伏隔核神经元集群放电正常,维持正常的睡眠/觉醒行为及痛觉感应。而在慢性疼痛或失眠病理状态下,这群神经元异常兴奋,过度抑制视前区睡眠神经元和腹侧被盖区镇痛神经元,从而导致慢性疼痛和失眠共病,且形成恶性循环。

 


 

发表论文(近五年)
科研项目(近五年)
科研专利(近五年)
获奖成果
教材专著

研究方向

失眠与负面情绪相关精神疾病共病的神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