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新民
兼职硕士生导师
职称:主任医师
051683956641
学院:徐州临床学院
fxm009@126.com
个人简介

工作经历:

 现任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卒中中心卒中病区科主任。

  

 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血管内治疗负责人。

 

擅长脑血管意外(脑中风)、头痛、失眠、眩晕、震颤麻痹、癫痫、脑炎、痴呆、周围神经病及肌肉疾病。特别擅长影像学指导下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动脉溶栓、取栓治疗以及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危重脑血管病抢救,擅长脑血管支架、颅内动脉瘤栓塞等神经介入技术、神经内科疑难病及并发症的综合治疗。

 

  历任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一医院住院、主治、副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明基医院神经内科科主任、主任医师。

 

  2015年6月从南京作为徐州市高级人才引进到徐州市中心医院工作,随即开展了徐州市第一例取栓治疗颅内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致脑干梗死昏迷,取栓后患者成功痊愈);在徐州市最早开展取栓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工作,国内较早开展颅内支架、颅内动脉瘤栓塞等神经血管介入技术。

 

 

 

社会任职:

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医学分会常委

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神经医学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

江苏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

江西省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委

徐州市医学会神经介入学组组长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徐州市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徐州市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慢性病防治管理委员会委员

徐州市卒中学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副主委

 

学术成就及基金:

国家级参与项目、主持江苏省级及徐州市科技局等科题立项9项,合计科研经费40万元。

   1.2016年-2018 年完成徐州市科技局项目:扩大时间窗血管内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2.作为际多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大型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卒中血管再通研究(BEST)分中心项目负责人,以 Co-author 于2019 年12 月9 日在柳叶刀神经病学(The Lancet Neurology)在线发表。BEST 研究填补了椎基底动脉取栓试验(发病时间小于 8 小时)的国际空白。

 

3.作为分中心项目负责人,以Co-author 于2020 年2 月20 日在 JAMA Neurology 发表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登记研究(BASILAR 研究)。 BASILAR 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发病24小时内的后循环梗死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神经功能预后并降低死亡率。

 

4.作为分中心负责人,以 Co-author 于2021年1月19日在 JAMA在线发表发病4.5小时内急性大血管闭塞比较单独血管内治疗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桥接血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DEVT)。


5.横向科题:重庆市重大疾病防治技术攻关项目(重庆市脑卒中防治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应用):2019ZX001  分中心负责人。

 

6.横向科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神经病学):81525008 分中心负责人。

7.横向科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缺血性脑卒中神经损伤机制及修复策略的基础研究):82090040 分中心负责人

 

8.江苏省脑病生物信息重点实验室开放科题:基于颅脑CT灌注成像评估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研究(XZSYSKF2020008)

 

9.急性脑梗死solitaire 支架取栓技术临床应用,2018 年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排名第一位。

 

10.替罗非班联合 solitaire 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2019 年徐州市新技术引进奖三等奖,排名第一位。

 

 11.3D-TOF MRA 对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所致脑梗塞患者 Willis 环检出的评价,2018 年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三等奖,排名第三位。

 


 

科研项目(近五年)

1.2016-2018 年完成徐州市科技局项目扩大时间窗血管内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2.作为际多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大型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卒中血管再通研究(BEST)分中心项目负责人 Co-author 2019 12 9 日在柳叶刀神经病学(The Lancet Neurology)在线发表。BEST 研究填补了椎基底动脉取栓试验(发病时间小于 8 小时的国际空白


3.作为分中心项目负责人Co-author 2020 2 20 日在 JAMA Neurology 发表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登记研究(BASILAR 研究)。 BASILAR 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发病24小时内的后循环梗死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神经功能预后并降低死亡率


4.作为分中心负责人 Co-author 2021119日在 JAMA在线发表发病4.5小时内急性大血管闭塞比较单独血管内治疗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桥接血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DEVT)。


5.横向科题重庆市重大疾病防治技术攻关项目重庆市脑卒中防治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应用):2019ZX001  分中心负责人


6.横向科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神经病学):81525008 分中心负责人

7.横向科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缺血性脑卒中神经损伤机制及修复策略的基础研究):82090040 分中心负责人


8.江苏省脑病生物信息重点实验室开放科题基于颅脑CT灌注成像评估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研究(XZSYSKF2020008)

9.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一项

10.徐州市科技局重点项目一项



 

成果奖励(近五年)

1.急性脑梗死solitaire 支架取栓技术临床应用,2018 年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排名第一位


2.替罗非班联合 solitaire 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2019 年徐州市新技术引进奖三等奖排名第一位


3.3D-TOF MRA 对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所致脑梗塞患者 Willis 环检出的评价,2018 年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三等奖排名第三位

4. CT-DRAGON评分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转归的应用研究,2020年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三等奖排名第三位。

5.紧急颅内血管成形术或/和颅内支架植入术联合血管腔内血栓切除术救治严重ICAS合并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2021年徐州市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排名第一名。


 

发表论文(近五年)
科研项目(近五年)
科研专利(近五年)
获奖成果
教材专著

研究方向

脑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在徐州市最早开展取栓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工作,国内较早开展颅内支架、颅内动脉瘤栓塞等神经血管介入技术。